龙窑简介

天府明珠——同治龙窑
同治龙窑始位于天府新区永兴街道丹土村,建于清代同治年间,一百五十多年来窑火不断,传承了四川地区土陶制作技艺的精华,其中手工制陶和龙窑烧制两项技艺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工匠精神,传播传统文化。同治龙窑以制陶产业为依托,开拓创新,集陶器生产、非遗研学、企业团建、餐饮住宿及文化传播等业态为一体,成为新时代人们了解四川手工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四川地区土陶烧制的重要基地
同治龙窑自创窑以来,烧制的泡菜坛、酒缸、酱缸闻名于世,销往四川各地,满足了泡菜、豆瓣酱、酿酒等产业生产的需求。龙窑的窑火承载了四川饮食文化的发展。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适时开发了大型景观用陶、工艺用陶、高档茶具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和日常生活。新产品远销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和欧洲等地。

传承工匠精神,传播传统文化
同治龙窑以制陶为核心,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开设了研学中心、陶艺体验中心、土陶文化馆等场馆,融合了文创开发、非遗研学、企业团建、文化交流、特色餐饮及民宿等业态,实现多业态集合发展。
新时代的龙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近龙窑,成为公众了解传统文化,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基地。

感受传统文化,享特色美食
同治龙窑园区茶园提供精品烤茶、休闲品茗服务。龙窑餐厅提供特色鱼火锅、中餐及研学餐服务,可满足600人同时用餐。龙窑还提供了标准间、研学宿舍等100个床位可供住宿。
完善的配套设施可满足学校、家庭、企业团队等不同群体休闲体验的需求,实现吃住游乐购一站式服务。
资质与荣誉
-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成都市历史建筑
- 天府新区不可移动文物
- 天府新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 成都国际非遗节非遗体验基地
壹佰伍拾年窑火传承
遗世珍宝

龙窑是中国古代制陶工匠的非凡创造,因形状似龙而得名。龙窑窑温高、产量大,在我国南方产陶区曾广泛使用。据统计,上百年的古龙窑保存较为完整的全国仅6座。同治龙窑经历一百五十年风雨,经过历代工匠修缮维护,至今仍可生产,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古窑,对考究制陶工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非遗传承

丹土村盛产红土,是制陶的优质原料。明清时即为四川地区土陶生产的重要基地。
同治龙窑自1868年创窑以来,150年窑火不断,传承了四川地区土陶烧制技艺的精华,保留了手工制陶和龙窑烧制两项传统技艺,是四川传统手工艺传承的范本目前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活着的历史。
工匠精神

同治龙窑自开窑以来世代相传,工匠们潜心专研制陶技艺,手工精湛,烧窑技术炉火纯青。通过对泥和火的精确控制,创造出一件件精湛的陶艺作品。
业精于勤,守正出新,制陶工匠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的民族性格的最真实写照。
匠心
轮转泥胎指掌间,
百年老窑炼青烟。
釉纹暗走山河势,
一捧陶泥纳海天。